首页 > 科研队伍 > 正文

于录

作者:时间:2019-06-15点击数:

基本信息

姓 名:于录

出生年月:1970年6月

性 别:男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职 称:教授

学科专业:人兽共患病

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学、抗微生物药物开发及其作用机制

讲授课程:兽医药理学、抗病毒分子药理学、分子毒理学、兽医药理学进展

招生专业:兽医公共卫生

是否博导:是

现指导博士生数:2

个人情况综述

于录,1970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兽医药理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人兽共患病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函评评议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项目和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评审专家,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审专家。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Planta Medica等20余种SCI检索期刊审稿人。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2007年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研究成果获2013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名),2015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四名),2017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名),于2012年和2013年两次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分别排第一、二名)。申请人致力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巴氏杆菌、致病真菌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反应为基础的诊断靶标和治疗靶标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申请人于2003年到2005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97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8项。独立构建了“以胞外陷阱(Extracellular Trap)、炎性体、自噬和凋亡为基础的天然免疫细胞与细菌互作网络体系”;建立了“以活性单体为探针发现药物靶点的新药研发技术体系”;以及建立了“抗菌活性单体多水平筛选模型和基于组学(Omics)的药物作用机制高通量分析平台”。基于上述三个研发体系,国内外率先阐明鲍曼不动杆菌异分支酸酶决定该菌引发免疫细胞对其发生自噬反应可作为新药靶;提出"AgrA是抗毒力作用靶点"的观点,并发现麝香草酚等4种单体通过抑制AgrA减少α毒素产生,揭示了麝香草酚与β-内酰胺类或糖肽类联用抗金葡菌感染的机制是抑制了溶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活性;首次提出"以CidA为靶点,通过抑制自溶和胞外DNA释放抗生物被膜"的理论,并发现厚朴酚等为CidA抑制剂;发现抗菌活性单体32种、抗菌增效剂5种、外输泵抑制剂4种,利用6种全基因组生物芯片揭示了20种单体对5种细菌及真菌的作用机制,GEO注册数据21批,发现潜在药靶11个,为开发抗菌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导结构。国内率先开展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诊断标识研究,自行建立了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体外快速培养标准化方法和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菌株生物被膜产量高低的方法。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66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49篇;获得授权专利4项;参与出版著作6部。

学习工作简历

受教育经历:

2000/09-2003/07,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博士(基础兽医学)

1995/09-1998/07,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硕士(兽医学)

1991/09-1995/07,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学士(兽医学)

研究工作经历:

2009/09-至今: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教授

2007/12-2009/08: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副教授

2005/12-2007/11:武警指挥学院长春分院,副教授

2003/07-2005/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博士后

1998/07-2005/06:武警指挥学院长春分院,讲师

社会学术兼职

1. 中国兽医药理毒理学会常务理事;

2. 吉林省人兽共患病协会常务理事;

3. 英国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及Phytotherapy Research、美国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及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荷兰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德国Planta Medica等20余种SCI检索期刊审稿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函评评议专家;

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函评评议专家;

6.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评审专家;

7. 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

8.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审专家

教学工作

1. 本科课程:兽医药理学、环境毒理学

2. 硕士研究生课程:微生物耐药性研究进展、抗病毒分子药理学、分子毒理学、兽医药理学进展

主要科研方向

从事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真菌、支原体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的治疗和诊断靶标及新型抗菌药物研究。构建了"以活性单体为探针发现药物靶点"的新药研发技术体系,建立了抗菌活性单体多水平筛选模型和基于组学(Omics)的药物作用机制高通量分析平台,发现抗菌活性单体32种、抗菌增效剂5种、外输泵抑制剂4种,制备了世界上第一张结核分枝杆菌原位合成芯片,利用6种全基因组生物芯片揭示了20种单体对5种菌的作用机制,GEO注册数据21批,发现潜在药靶11个,首次提出了细菌二元调控系统为抗毒力靶点、自溶基因为抗生物被膜靶点及以真菌脂肪酸合成酶为靶点设计药物的学术思想,为开发抗菌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导结构。主要科学发现点:①率先提出"AgrA是抗毒力作用靶点"的观点,并发现麝香草酚等4种单体通过抑制AgrA减少α毒素产生,揭示了麝香草酚与β-内酰胺类或糖肽类联用抗金葡菌感染的机制是抑制了溶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活性;②首次提出"以CidA为靶点,通过抑制自溶和胞外DNA释放抗生物被膜"的理论,并发现厚朴酚等为CidA抑制剂;③首次发现真菌和人类脂肪酸合成酶的空间结构差异,提出FAS1/2为抗真菌靶点,设计合成了脂肪酸合成酶系列抑制剂并验证了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天然免疫系统抗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包括针对自噬为靶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研究成果将逐步公布。国内率先开展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诊断标识研究,自行建立了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体外快速培养标准化方法和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菌株生物被膜产量高低的方法。以上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包括Antioxid Redox Sign.、Autophagy、Curr Opin Infect Dis.、Mol Cell Biol.等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引用。

主要科研项目

近5年主要科研项目:

1.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产量与致病性相关分子诊断标识的研究(2012ZX10003002-001),国家“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2012.01-2015.12,获资助金额:171万。已结题。

2. 甘草查尔酮A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311723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获资助金额:62万。已结题。

3. 畜禽病原菌耐药性评价标准研究(2016YFD05013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1~2020.12,获资助金额:44.5万。正在进行。

4. 家畜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2017YFD0502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7.7~2020.12,获资助金额:40万。正在进行。

5. 中兽药现代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4B05),2009.6~2012.6,获资助金额:10万。已结题。

6. 牛结核分支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434),2010.1~2013.12,获资助金额:50万。已结题。

7. 基于分枝杆菌生物被膜的牛结核病新型诊断标识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50101108JC),2015.1~2017.12,获资助金额:10万。正在进行。

8. 抗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化合物筛选与优化及靶机制研究, 吉林大学基础科研业务费, 2010.1~2012.12,获资助金额:10万。已结题。

9. 以白鲜皮等中药为主的抗真菌化合物筛选分析(JC201005280643A),深圳市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11.1~2013.12,获资助金额:9万。已结题。

10. 南药两面针等中药复方抗畜禽支原体注射液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2011B090400435),2011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引导项目,2011.10.11~2014.10.11,获资助金额:4万。已结题。

11.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中药方剂“佛手散”治疗脑中风作用机理研究(SW201110026),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扶持计划项目,2011.01-2014.12,获资助金额:10万。已结题。

12. 抗结核分支杆菌药物的基因靶标的高通量筛选和验证(2008056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09.1~2012.10,获资助金额:8万。已结题。

主要科研成果

近3年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SCI论文10篇:

[1] Chao Wang, Zhongyang Yu, Xiaochen Shi, Xudong Tang, Yang Wang, Xueyan Wang, Yanan An, Shulin Li, Yan Li, Xuefei Wang, Wenjing Luan, Zhaobin Chen, Mingyuan Liu, Lu Yu*. Triclosan enhances the clearing of pathogenic intracellular Salmonella or Candida albicans but disturbs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through mTOR-independent autophagy.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18, 8: 49. (IF 4.300, 通讯作者)

[2] Yanan An, Xiaochen Shi, Xudong Tang, Yang Wang, Fengge Shen, Qiaoli Zhang, Chao Wang, Mingguo Jiang, Mingyuan Liu, Lu Yu*. Aflatoxin B1 induc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ediated autophagy and extracellular trap formation in macrophages.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17, 7: 53. (IF 4.300, 通讯作者)

[3] Yang Wang, Kaiyu Zhang, Xiaochen Shi, Chao Wang, Feng Wang, Junwen Fan, Fengge Shen, Jiancheng Xu, Wanguo Bao, Mingyuan Liu, Lu Yu*. Critical role of bacterial isochorismatase in the autophagic process induced by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mammalian cells. FASEB J. 2016 Oct; 30(10): 3563–3577. (IF 5.498, 通讯作者)

[4] Fengge Shen, Xudong Tang Wei Cheng, Yang Wang, Chao Wang, Xiaochen Shi, Yanan An, Qiaoli Zhang, Mingyuan Liu, Bo Liu, Lu Yu*. Fosfomycin enhances phagocyte-mediated killing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extracellular trap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9262. (IF 4.259, 通讯作者)

[5] Fengge Shen, Jiaxuan Feng, Xinhui Wang, Zhimin Qi, Xiaochen Shi, Yanan An, Qiaoli Zhang, Chao Wang, Mingyuan Liu, Bo Liu*, Lu Yu*. Vinegar treatment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murine experimental colitis via inhibi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J Agric Food Chem. 2016, 64(5):1111-21.(IF 3.154, 并列通讯作者)

[6] Xingchen Zhao, Rizeng Meng, Ce Shi, Zonghui Liu, Yanjun Huang, Ziwen Zhao, Na Guo*, Lu Yu*. Analysis of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treated with nisin. Food Control. 2016, 59:499-506. (IF 3.496, 并列通讯作者)

[7] Fengge Shen, Xudong Tang, Yang Wang, Zhiqiang Yang, Xiaochen Shi, Chao Wang, Qiaoli Zhang, Yanan An, Wei Cheng, Kunqi Jin, Mingyuan Liu, Na Guo*, Lu Yu*. Phenotype and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s and planktonic cells in response to licochalcone A.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5, 99:359–373.(IF 3.42, 并列通讯作者)

[8] Na Guo, Xingchen Zhao, Wenli Li, Ce Shi, Rizeng Meng, Zonghui Liu, Lu Yu*. The synergy of berberine chloride and totarol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wn in planktonic and biofilm cultures. J Med Microbiol. 2015 Aug;64(8):891-900. (IF 2.159, 通讯作者)

[9] Rizeng Meng, Ziwen Zhao, Na Guo, Zonghui Liu, Xingchen Zhao, Wenli Li, Xiaoxu Li, Ce Shi, Dandan Nie, Weilin Wang, Tao Liu, Wenchen Ma, Lu Yu*, Juan Li*. Effect of honokiol on exotoxin proteins listeriolysin O and p60 secreted by Listeria monocytogenes.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5, 64:1474-1480. (IF 2.159, 并列通讯作者)

[10] Ce Shi, Xingchen Zhao, Wenli Li, Rizeng Meng, Zonghui Liu, Mingyuan Liu, Na Guo*, Yu L. Inhibitory effect of totarol on exotoxin proteins hemolysin and enterotoxins secret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5, 31(10):1565-73. (IF 1.658)

出版的著作、教材:

[1] 陈志宝,于 录, 等《药物残留检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主编.

[2] 文心田, 于恩庶, 徐建国, 严延生, 于 录 等, 《当代世界人兽共患病学》.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10万字, 北京. 2011.3.1, 参编

授权专利:

[1] 于 录, 邓旭明, 金 晶, 唐旭东, 郭 娜, 梁俊超, 李 蕾. 一种具有与氟康唑协同抗真菌作用的增效剂. 2013.4, 中国, 201010196758.9.

[2] 于 录, 邓旭明, 郭 娜, 金 晶, 李 蕾, 梁俊超. 一种提高氟康唑抗真菌作用的增效剂. 2013.4, 中国, 201010196759.3.

[3] 于 录, 邓旭明, 郭 娜, 金 晶, 梁俊超, 李 蕾. 三氯生作为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增效剂的新用途. 2013.4, 中国, 201010196773.3.

[4] 于 录, 韩文瑜, 孙长江, 郭 娜, 金 晶, 梁俊超, 李 蕾. 一种提高乙胺丁醇抗分支杆菌作用的增效剂. 2013.5, 中国, 201010188042.4.

获奖信息

[1] 于 录, 马红霞 郭 娜, 魏 健 盖玉红 孟日增, 邓旭明, 吴秀萍. 《基于新靶点的抗菌活性单体发现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吉林省科技厅, 2013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第一名,证书号码2013Z2002;

[2] 马红霞, 姜秀云, 辛九庆, 于 录, 高云航, 刘树明, 李媛, 裴志花, 王春芳, 曾范利, 官丽莉, 孔令聪, 高 铎, 吕 明, 冷柏惠.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厅, 2015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第四名,证书号码2015J1S011;

[3] 于 录, 郭 娜, 孟日增, 吴秀萍. 《中药单体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及机制研究的系列学术论文》,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2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一等奖第一名,证书号码20121016;

[4] 郭 娜, 于 录, 孟日增, 邓旭明. 《单体化合物抗酵母样真菌活性及机制研究的系列学术论文》,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一等奖第二名,证书号码20131018.

上一条:李建华 下一条:王新平

 地址: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吉林大学农学部  邮编:130062      电话:0431-87836720   E-mail:rsghb@126.com